上市是企业“强起来”的加速器,也是资本“活起来”的催化剂,还是城市“动起来”的新引擎,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市场活力。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义乌全力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尤其是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资本意识,围绕企业需求做好服务,推动优质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之力做大做强,尽快打造资本市场“义乌板块”。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小商品城、华鼎股份、棒杰股份、浙江世宝、华统股份、真爱美家等8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浙股交等区域市场挂牌企业230家。其中,2020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浙股交挂牌企业120家,新增股份制公司88家。2022年新增报会企业2家。
坚持高位推动 构建最优环境
对一个企业来说,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产业经营,企业只能单轮滚动发展。加上资本运作,企业就可双轮驱动,高速腾飞。
企业如何实现资本运作?上市无疑是与全国资本市场对接的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
近日,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有了新进展,深交所向公司发出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件,标志着企业上市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近年来,数码喷印行业快速发展,作为主营业务聚焦于纺织数码喷印墨水细分领域的蓝宇股份,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实现数码技术国产化替代。蓝宇数码义乌工厂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数码纺织墨水生产及数码印花工艺开发基地之一。
“企业上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配合支持。在市委、市政府协调下、在自规局、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企业顺利拿到募投项目用地、新增排污指标,并及时开具各类无违规证明。正是这些在上市过程中及时且有力的指导与帮助,才保障了企业上市工作的有序推进。”蓝宇数码董事长郭振荣说。
推动企业上市,是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要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企业的上市工作,聚全市之力服务拟挂牌上市企业,为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构建最优环境,让企业发展之路越来越宽,越走越稳。
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赴企业调研时都会过问企业资本市场对接计划,坚持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调度。专门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市领导坚持常态化调度,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权证办理、资产重组、上市募投项目用地等问题,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
政策加持。2016年以来根据资本市场变化、合规要求及本地实际,我市已先后4次修订上市扶持政策,覆盖企业上市挂牌、首发募资、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对接资本市场全领域。2016年以来,已为174家次企业兑付上市奖励资金1.88亿元,其中2020年以来兑付1.22亿元。我市即将出台的上市新政拟对境内首发上市、外地上市公司迁入较原政策给予翻番奖励。此外对数字经济、商贸、电商、物流、创意设计、文创类6大特色行业企业上市挂牌加大扶持力度,相关奖励幅度提高20%。
服务领航。实行上市培育“白名单制度”,对“白名单”企业实行政务集成服务“一件事办”、疑难问题“专班督办”、强化审慎柔性执法等服务机制。如在政管办设立上市服务专窗,企业股改、合规证明开具等事项一窗受理、办理,可让企业“少跑腿”近20个部门;企业上市遇到的复杂疑难问题,由市主要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一次企业上市服务现场会,“一问题一专班”定责交办、定人对接、定点联系,由分管市领导牵头认领任务并限期完成;建立行政处罚事先通报机制,审慎柔性执法,行政执法部门拟给予“白名单”企业行政处罚的,事先通报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领导小组。
打造上市生态 梯度精准培育
如果说上市企业“数量”考量的是一座城市资本市场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那么其“质量”则是产业结构的最佳“图鉴”。
长久以来,与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无论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融资规模,我市都存在着明显差距。一些企业对资本市场、企业上市作用和意义缺乏重视和认知,存在管理体制僵化、融资渠道单一、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聚焦上市条件,精准摸排筛选,实施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匹配金融资源,深度发掘和培育种子企业。
“我们不是为了企业的上市而上市,而是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头部企业,有利于带动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全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市金融办都会组织人员对全市企业进行大规模面上走访,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每年不少于2次,上市培育企业每年不少于1次,实行动态更新管理服务。
同时,把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种子选手”,进行重点走访和政策宣传,并整合部门、平台、镇街力量,挖掘、培育、孵化上市后备企业,按照拟上市、上市培育、新三板挂牌培育三个层级,建立并动态更新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对优质企业,我市还围绕夯实上市后备企业挖掘、培育工作,充分整合专业机构资源,搭建银企、所企交流平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并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沙龙培训、走进交易所、企业上市“体检”等系列活动,真正形成“培育一批、招引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梯队,助力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目前,我市共有拟上市企业6家、上市培育企业18家、新三板挂牌培育企业3家,合计27家。
我市拟上市企业天派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发展稳定,不仅拥有自己的核心品牌“诗伴怡”,还与美国、欧洲等国际著名企业开展合作。从2009年企业成立初期,通过银企对接活动,浙江稠州银行即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第一笔200万元贷款到现在2.3亿元授信,从最初的几台机器到现在建立智能化工厂,围绕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融资难点、堵点,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在授信额度、利率和期限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企业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8.45亿元、纳税0.48亿元,并于当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向上市迈出坚实一步。
“企业上市是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支撑,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打造,将使得更多企业脱颖而出,促进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力打造企业上市“后备军”,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的创新创业浪潮。
抓好跟踪服务 插上腾飞翅膀
一家上市公司就是一张好名片、一个活广告。正如人们一提起海尔、海信,就自然而然地想起青岛。城市和企业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实力,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添了城市的内涵和活力。
“上市不是企业成长的终点,对服务企业而言同样如此。以上市公司规范和快速发展为导向,建立完善了全过程的闭环服务机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和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市8家上市公司市值约713亿元,较年初增长20%,上市后累计实现股权融资162.27亿元。今年一季度,7家工业规上上市公司以0.83%的工业规上企业总数(除招商引资企业外)占比、0.8%的员工总数占比,贡献工业规上企业11.3%的产值、10%的税收。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企业的成功上市,标志着真爱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资本助力下,公司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真爱集团董事长郑期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从事以毛毯为主的家用纺织品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企业,真爱美家在家居毛毯制造领域已深耕细作20余年,以打造“世界毯王”为己任,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国际知名的毛毯生产商。
2021年4月6日,浙江真爱美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两板合并后首批深市主板上市企业,开启了真爱美家发展的新篇章,是我市第6家在境内A股首发上市企业。
“借助资本的力量,这几年公司产值、利税增长了好几倍。”“去年4月,我们通过参与三鼎控股的破产重组,完成了对华鼎股份的收购,这是真爱集团抢抓机遇、突围赶超的又一次大发展。”与之前的成绩相比,上市带给郑期中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更多,对于借助资本力量所带来的改变,他更是如数家珍。
近年来,为更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市积极实施跟踪服务,帮助上市企业顺利融资、加快发展。在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方面,我市组建了“上市金融顾问团”,精准对接上市公司需求,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开展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重点区域和产业。如引导浙江世宝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11.8亿元,主要投资于汽车智能转向系统技术改造、汽车智能转向系统及关键部位建设等项目。
企业并购重组也异常活跃。2022年小商品城通过并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华统集团、真爱集团实现双上市公司主体、双主业运营,其中华统集团并购A股上市公司高乐股份并进军纳米固态电池行业,真爱集团参与重组华鼎股份帮助其ST摘帽脱困,目前华鼎股份已完成对真爱集团同行业子公司亚特新材料100%股权收购,整合产业资源;棒杰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者转型进入光电光伏行业。
“过去是我们追着银行跑,现在通过上市融资,从资本市场拿回了足够的资金,倒成了银行主动找我们。”已实现上市挂牌的企业老总们面对这种角色的转变,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一池活水引春来。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义乌篇章的新征程上,我们乐见:随着全市上下资本意识不断增强,氛围更加浓厚,我市企业拥抱资本市场,扬帆广阔“蓝海”的春天已经到来。
下步我市将以“最高标准、最大力度、最优环境,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工作指引,优化扶持政策、强化政府服务,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力争到2025年底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