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屡屡受挫 家电厂商真的需要造手机吗? 全球今热点

来源家电网   2023-05-25 07:32:20

家电厂商是否拥有造手机的基因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尽管不少家电厂商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时期,浩浩汤汤地加入造手机的队伍,但至今鲜少有企业做出了成果。即便是曾经立下豪言壮语的格力,也在造手机的浪潮中跌宕前行,在争议中从2015年走到了2023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格力手机出现即将落幕的迹象。界面新闻报道,格力电器已经解散其手机核心团队。报道称,格力离职员工表示,从2022年开始,格力手机深圳团队负责开发、测试以及行政人资部门逐渐解散,之后整个深圳团队全部解散,之后格力应该不会再做手机了。

不久后格力电器辟谣,表示格力手机研发持续进行中。尽管,格力手机的命运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智能手机行业普遍保持每年持续发布新机的节奏下,格力手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机型,而其公众号也早于2020年4月停止更新。

家电厂商艰难的造手机历程

作为引领了近十年科技潮流的智能手机产业一度为家电厂商青睐,纷纷发布智能手机跨界。然而从现实来看,家电厂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并非坦途,甚至于鲜少有品牌在手机市场打出知名度。其中最出圈的恐怕就是格力手机,但伴随格力手机的却并非对产品的认可,而是质疑。

尽管格力董明珠对格力手机信心满满,甚至放出“格力要做手机,分分钟的事情,销量做到1个亿”的豪言,但显然低估了“造手机”的难度。作为过去十年最前沿的技术领域,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足够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地“拼技术”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亦或是,智能手机品牌需要不断压低自身的利润,发布性价比足够强的“水桶机”才有可能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分一杯羹。

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机市场的运营更加注重粉丝以及粘性的培养,不少智能手机用户基本只购买一个品牌的智能手机,这进一步加大了家电厂商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难度。尽管,家电市场不缺乏知名的品牌,但其在家电领域的美誉度,却无法直接作用在手机市场。

同时,格力所打造的智能手机产品和消费者需求存在错位。以格力1代为例,搭载4核处理器,5英寸720P,200万前置摄像头,售价1600元。而当时的热门机型红米Note2使用8核64位,5.5英寸1080P,1300万像素,售价仅799元。格力手机性能低一半,价格还比同行高了一倍。

在手机厂商的培养下,智能手机的消费者对手机性能和价格的要求堪称苛刻,这不仅让国产手机品牌难以向高端市场跨越,也阻挡了其他领域企业跨界的步伐。不仅格力在智能手机市场受挫,海信、TCL、联想等品牌也相继折戟于智能手机市场。

家电厂商真的需要造手机吗?

对于格力来说,格力手机是格力多元化的突破口之一,这和其他手机厂商跨界的逻辑基本类似。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家电市场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企业需要更多增长途径,而2013年到2015年间,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如日中天,这吸引了不少企业进驻手机市场分一杯羹。与此同时,在智能家居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智能手机的入口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了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选项之一。

然而,从现实来看,智能手机业务带来的增长却十分有限,而智能手机的入口地位不具唯一性。从业绩角度来看,除去iPhone之外,智能手机的盈利水平并不突出,尤其是国产品牌,在苹果和三星联合收割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利润之后,只剩余个位数的利润份额,智能手机无法为家电厂商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家电行业内部来看智能手机的利润率甚至比不上家电主业。以康佳为例,康佳集团2015-2017年的手机业务毛利率最高为9.9%,而这期间其彩电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59%、14.02%、16.11%,白电业务毛利率分别是18.66%、20.39%、19.17%。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对智能家居生态布局的作用不具唯一性,除了智能手机外,能够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产品还有四个之多,这意味着家电企业想要掌握智能家居时代的主动权,智能手机并不是必选项。有观点认为,相较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如果能起来,操作系统才是核心,终端产品需要接入操作系统才有价值,而不是做一个手机来操作自己的家居产品。

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格力放弃智能手机业务并非不能理解,格力手机运营多年难见起色,对于格力整体业务来说是一个包袱。另一方面,重资产的家电经营模式和轻资产的手机经营模式存在巨大差异,相对来说更加“传统”的家电企业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更前沿、更高科技的想象。在智能手机产业影响力逐渐削减的当下,家电厂商没有必要再卷进智能手机领域。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