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丽主编《中国水土保持》一书时的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 实习记者 闫智 通讯员 黄绚
(资料图)
首席记者 李荣
从事科研60多年,3次考察黄河流域,行程10万公里以上,其中步行就达1.5万多公里。她曾许下心愿:“等我离开人世,把我的骨灰一半撒到长江,因为那是我的出生地;一半撒在黄河,因为那是我奉献毕生的地方。”
她就是新中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科学家、我国现代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中国乃至世界水土保持学界尊敬地称为“唐先生”的唐克丽。
“做科研,就是要有股死磕的精神”
“1954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祖国大西北建设一家研究所,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潮澎湃。”唐克丽说,这一年是她入党的第一年,“建设大西北,这是一瞬间的想法,也是一辈子的想法。”
就这样,这位年仅22岁的上海姑娘毅然决然踏上了这片从未到过的黄土地。两年后,她参加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
“当时条件很艰苦,但做科研,就是要有股死磕的精神。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后,我们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状况。”唐克丽回忆道,作为地学组唯一的女同志,她每天和男同志一样步行五六十里,上山下沟,采样背土。
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唐克丽一攀山爬坡就气短,嘴唇出现紫绀,尤其是到海拔较高的地区,甚至因缺氧出现过短暂昏迷。即便如此,第二天,她仍会踏上新的征程。
排除千难万险,唐克丽和队友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对陕、甘、宁、晋、蒙五省区土壤资源和土壤侵蚀的考察。
“这是我离开大学后首次接受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启蒙教育,我对黄土地、对土壤侵蚀专业的感情更深了,也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黄土高原侵蚀研究之路。”唐克丽说。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唐克丽将观点写成文章《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重建植被仍为治理黄土高原的良策》,指出人为不合理开垦和植被破坏是土壤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开拓土壤侵蚀学科新领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黄土高原,植被稀疏,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此时已成长为我国土壤侵蚀学科带头人之一的唐克丽再次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土壤学家朱显谟院士的指导下,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土壤侵蚀研究室,并担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挑起了发展我国土壤侵蚀学科的重担。
“这里是开展防治水土流失最合适的区域了。”谈及在神木六道沟流域组建的我国第一个土壤侵蚀研究室,唐克丽回忆道。
1991年,经反复勘察筛选,唐克丽最终决定在六道沟建立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观测站。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她带领科研团队进行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使六道沟植被覆盖度由15%提高到35%,水土流失控制面积达40%,开拓了土壤侵蚀学科的新领域。
在唐克丽等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助力下,如今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400多公里。
科研,永远没有句号
退休后的唐克丽并未在科研路上止步。2004年,由她主编的125万字的著作《中国水土保持》出版发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水土保持历史经验、现代研究进展和成果的作品。
唐克丽提出的水蚀风蚀交互区概念得到水利部2015—2030规划认可,并被美国学者肯定为“世界领先”。2005年,她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19年,她被授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称号。
如今,已91岁高龄的唐克丽怀揣着对黄土高原的“不了情”,依然在为水土保持工作忙碌着。她在把毕生探索研究思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始终以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强烈的科学使命感激励学子们励志成才。
2001年,唐克丽与丈夫李玉山共同设立“李唐奖学金”。截至2022年,已有55名学生受到奖励。
“黄土高原,我们希望它永远常绿,光靠一代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唐克丽说。